全省优秀退役军人——许兰诗

发布日期:2019-11-20 18:29浏览次数:

许兰诗,男,1968年出生,1986年底应征入伍,2006年由部队转业到山东省济南监狱,现任济南监狱十三监区主任科员。2018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监狱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济南市电视台作为“弘扬时代新风、共筑家庭文明”典型进行了报道,在监狱和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铮铮男子汉,有泪不轻弹。时任空降兵某部连长的许兰诗,曾多次担任军区、集团军演习蓝军战术保障任务,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在执行97空降演习的中,完成任务出色,受到了集团军首长表扬。正当许兰诗踌躇满志,准备在部队好好大干一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正悄然而至。2003年12月下旬,他的爱人突发疾病,先后送到地方医院和武汉空军医院就诊,后确诊为多囊肾。对于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这无异于晴天霹雳,为了保住妻子的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做减压术,手术费用12万元。许兰诗来自于郓城农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家中的生活还要靠在部队当军官的他来支撑,这笔费用对他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医院里妻子对他说:“老许,这辈子咱俩能走到一起,我就知足了,别因为我把家拖垮了…….”,他笑着安慰妻子 “困难总比办法多,你放心有我在,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为了尽快解除妻子病痛,他四处筹款,前后两次大手术共计花费20余万元,截止到现在还有10余万元债务没有偿还。2005年他主动找到部队领导要求转业,理由是不给部队添麻烦,战友们都说这位耿直的山东汉子有点傻,许兰诗总是笑笑说“人得知足,部队给我的太多了。”

大爱总无形,奉献于无声。转业来济后,妻子因身体原因没办法工作,每月还要花费二千多元为妻子看病拿药、做透析;女儿还在读书,更需要人照顾,家中的生活来源都靠他这个收入不高的监狱警察。面对经济上的困境和家庭的重重困难,许兰诗从未因个人事情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更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过工作。到济南监狱工作后,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艰苦,他却始终能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十三监区负责的是全监狱的所有工程建设工作,任务重、困难多,犯人成分复杂,尤其是在狱墙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质保量,同时也要追求时间速度,此项工作不能拖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靠全监区的同志齐心协力,加班加点才能按时完成任务,许兰诗同志作为其中的一员,从未因自己困难而耽误过工作的进度。而每天下班后许兰诗回家还要继续忙碌,买菜做饭早已是习以为常,只要天气允许陪妻子散步谈心都是每日必做,在照顾妻子和孩子休息后,许兰诗同志都会在抽时间攻读专业书籍,每天睡眠的时间平均不足五个小时,都是为了照顾妻子,辅导孩子和更好的立足岗位做奉献而努力。

心中有远方,风雨亦兼程。近几年,监狱正积极筹划推进转型改革攻坚任务。2017年3月,根据监区实际生产任务,更好推进监区缝纫编织袋工作质效提升,监区成立了攻关小组,具体由许兰诗同志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在一没经验,二没技术人才,三没资料的情况下,许兰诗带领攻坚小组上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主动向相关专业人士咨询,积极到厂家了解了缝纫机的设备性能、配件型号、技术特点。加班加点组织服刑人员对设备进行该调实验,通过反复实验,反复更改配件,成功完成了“旋梭替换改造”、“高头机压把手技术”、“皮带轮利旧技术革新”三套QC成果,获得监狱认证。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单位劳动生产的技术手段,为监狱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防止了资金大量外流,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日后监狱的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课题通过审批后,他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了妻子。看着华发渐生、青春渐逝的丈夫,妻子心疼的久久不能言语,他却说:工作圆满告一段落,以后时间会相对充裕一些,可以多陪陪你了。正是这种相濡以沫的感情让这位从不退缩的钢铁战士重新铸就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监狱警察;正因为有着对家庭、亲人如此的关爱,才让本已不幸的家庭始终在幸福的小舟上徜徉前行;正因为有着如此的品格德行,才让一名普通的监狱干警在事业和家庭中得到了回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