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竺青,女,中共党员,1999年大学毕业参军入伍,2006年转业到历下区民政局,从事双拥、优抚、退役士兵安置、信访等工作。十几年来,她始终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军烈属及退伍老兵优抚解困工作,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努力“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尊崇的职业”。
一、倾注感情,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2006年转业至今,她一直从事双拥工作,她始终坚持用军人之情体恤军人之心,她常说一句话“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设身处地的替优抚对象着想,为优抚对象解忧。优抚对象孙龙退役后,按照带病回乡待遇,每个月领取360元的生活补助金,两口子生活非常困难。一天,孙龙拿着个人档案、提着一把刀到了办公室,说自己活不下去了,让政府给他救助,如不解决,要让这个隋科长好看。事后,隋竺青反复查阅孙龙的个人档案,发现其档案里记载,孙龙在服役期间患有精神病,隋竺青立即向上级进行了汇报,为其评残手续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帮助孙龙整理了相关材料,最后,孙龙被评因公四级伤残军人,每月领取抚恤金、护理费近6000余元,孙龙本人多次到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向隋竺青表达感谢之情。
二、大力开展精细化服务 ,深入开展爱心帮抚
隋竺青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性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为基础,不断提升优抚服务质量,对患病、贫困的重点优抚对象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通过开展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三老”优抚对象查体、外出轮流休养等形式,对优抚对象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历下区有一名叫胡金城的优抚对象,在核实信息时,发现留存地址已经拆迁,联系电话是空号,始终无法找到本人,暂时停发了待遇。后济南市郊的一个老年公寓打来电话,说胡金城的工资没有发放,隋竺青才知道老人的下落。他利用休息时间到老年公寓探望了胡金城,当得知胡金城唯一的养女早已失去联系时,便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老年公寓探望胡金城,每次见到隋竺青,老人总是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五年来,隋竺青同志走访了全区的优抚对象,对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家庭情况都了如指牚。
三、做好精神激励,使军人军属更有尊严
悬挂光荣牌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职业浓厚氛围的重要举措,代表了国家和人民对军人的尊重,在这项工作中,隋竺青同志尽职尽责,提前做好工作安排,积极协调区领导参加,热热闹闹的举行简朴、庄重,又热情、热烈的“首挂”仪式。按照“不漏一人、不落一户,统一程序、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登门入户”的要求,加班加点,为历下区33486户家庭悬挂了光荣牌,让现役军人和军人家属感到浓浓暖意。
四、贴近解读,让政策释放应有的温暖
隋竺青说:政策宣讲上,如果只当复读机、播音员,可做不好优抚工作;必须要与优抚对象有共同感受,有共鸣内容,有共情时分。自2006年转业至历下区民政局以来,隋竺青同志认真学习各种业务书籍、文件资料,虚心请教、不断摸索,走访各类优抚对象,很快使她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业务工作的明白人。采取换位式思考、亲情式服务的工作理念,热情周到服务,耐心细致解释,凡是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应该享受的相关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对其一些无理诉求,耐心解释,积极引导,做到解释到位、说服到位;对存在实际困难的尽量适当照顾,尽可能给予帮助。通过扎扎实实的服务工作,隋竺青同志不断激发退役军人正能量,有力提升了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促进了退役军人整体和谐安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隋竺青同志的辛勤工作赢得了上级、同事、驻区部队和优抚对象的肯定,所分管的工作也多次受到表彰。 2016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记三等功;2018年被济南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