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兵刘殿俭:与党同心 与党同行

发布日期:2021-06-22 09:18浏览次数: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6月20日,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一个军休所里,与党同龄的百岁老刘殿俭正在给前来看望他的志愿者讲述百年党史、红色故事。被一群“粉丝””围绕的刘殿俭,躺在床上讲述革命故事,现场他还高兴地唱起经典革命歌曲。

身强体健、声音洪亮、眼神犀利,是刘殿俭给人的第一印象。“父亲除了腿脚受过伤不太利索,精神还不错!”小儿子刘式有说,以前父亲常给他们讲自己年轻时的战斗故事,一提到当年的事,老人头脑特别清晰。

老人待人很热情,回忆起峥嵘岁月,刘殿俭感慨万千:“那个年代,老百姓太苦了。直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一起抗战、一起奋斗,才有今天的好日子。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刚好也100周岁,看到祖国蓬勃发展,太开心了!”

刘殿俭,中共党员,山东烟台人。 1946年入党,1947年入伍,曾参加解放战争……生于1921年的刘殿俭,2021年已是百岁高龄,但回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依旧记忆如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退役老兵的关心关爱,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2021年6月20日,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爱心志愿者前往百岁老兵刘殿俭家中看望老人。

对于百岁老兵刘殿俭来说,与党同龄无上光荣,与党同心更是他坚定的信念。从1946年参加工作到1983年退休,他用自己宝贵的青春、丰富的智慧、辛勤的劳动,为部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党的引领下,刘殿俭一步步成长为热血青年,立志报效祖国。曾经长期从事敌特侦察工作。在革命年代,因工作性质特殊,刘殿俭一直是一位隐姓埋名的地下工作者,虽不能和前线将士一样浴血奋战、冲锋陷阵,但他在隐蔽战线上默默坚守、蛰伏奉献,他却毫无怨言,他表示:“为党委人民、无上光荣”。

坚守“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刘殿俭在战争年代不计个人得失,在和平年代更把这样的初心融入到自己的家风中。他把小儿子送去艰苦的工程部队参军,修路筑桥,常年风餐露宿,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儿子刘式有毕业后参加工作,本可以让父亲打个招呼留在济南,但刘殿俭什么也没说,只是叮嘱他好好的干。“吃苦就别当兵,父亲从年轻的时候就教育我们,要吃苦,要甘于奉献,要勇于奉献”,他经常这样要求和教育子女。

在小儿子刘式有、女儿刘桂英等的记忆中,退伍后,刘殿俭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作风朴素。父亲对孩子管教十分严格。时至今日,大女儿依然对父亲送的一件礼物记忆犹新,“该买的东西我给你买,不该买的时候,咱不能买。扎那个腰带,是线(织)的,就这么宽,我把那个腰带带回来一看,我要是打喷嚏,那个线腰带就断了,一共还剩下几根条条,我说你看看行了吧。”

如今,百岁高龄的刘殿俭由于腿脚不方便,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爱看红色影视剧、读党报党刊,每天都叮嘱子女把报纸及时取回,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地读,了解国家大事。

老英雄深藏功与名,把初心融入家风。“他平时跟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不给组织添麻烦,多为社会做好事’。”刘殿俭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一位老兵、老党员秉承了大半生的宗旨。

“父亲的故事,我们兄妹几个从小听到大。他热爱党、热爱国家,对军人对人民有着深深的感情。”女儿刘桂英说, “父亲常常教育我们,要牢记过去的艰苦岁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多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我虽然光荣离休了,但对共产党,我一辈子不会离休,永远为人民服务,坚定地跟党走。”刘殿俭坚定的说。

甸柳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为刘老送上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并叮嘱徐老保重身体,也祝福徐老能够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这一次志愿活动,使志愿者们不仅接受了一次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老兵保家卫国、献身国防的崇高革命精神,收获到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听着百岁老兵的故事,志愿者们满眼泪花,一个劲地鼓掌、敬礼,争抢着要和老人握手、合影留念。“刘爷爷的革命故事很感人,正是无数像徐爷爷一样的革命先烈,负重前行,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退役军人联络员杜冰姿说。


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