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吞过开水,就不知道“灼烫”是种什么滋味;
如果你没坠过山崖,就难体验“惊悚”是种什么感觉;
如果你没见过丁保祥,就绝难相信世上还有什么比义工更“纯粹”。
1986年11月,丁保祥参军入伍。在新兵训练时,高个子、朴实勤快的他很快被营首长“相中”。训练结束时,他没有像其他战友一样被分到基层连队,而是被一辆小吉普径直拉到了师司令部,在济空一干休所干起了空军后勤,后来幸运地成为了同期入伍的老乡当中为数不多跳出农门的志愿兵。1999年,他转业了,次年,被安排进了国企上班。他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总想干点什么,在部队时如此,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后依然如故。一有空闲,他就琢磨点技术,干点“力所能及”的小活,小到为站上的同事修理下自行车、电动车,大到服务社会,一头扎进公益活动,乐此不疲……
一次义务献血,14年便无间断
在令人羡慕的国企上班,并没有让他的生活悠闲下来,相反,他比以前更忙。每到农忙时节,下班后他都要天天从城里赶往几十公里外的农村老家跑,帮着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连日地劳累终于使这个四十刚过的汉子有些吃不消了,加上严重地睡眠不足,头晕眼花等症状开始找上门来。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同事说了义务献血的种种益处之后,从此加入了献血大军。一开始那几年,他都是瞒着家属偷偷去献血,一年两次,从未缺席。说来也怪,他的“元气”逐渐开始恢复,整个人精神焕发,以前身上的一些小症状悄悄消失了。丈夫的悄然变化最终没能逃过妻子的眼睛,细问之下,终于摸清事情原委。当丁保祥把珍藏了多年的一摞献血证书摆在妻子面前时,她的眼睛湿润了。她为丈夫的身体变化感到由衷地高兴,更为他奉献社会的义举而感动不已。在丈夫的影响下,她也加入了献血队伍,伉俪携手献血已走过五六个春秋。
常年的劳累,使得他腿上的静脉曲张越来越严重,医生强烈建议他今年必须手术。为能赶上参加今年的义务献血,他选择在3月份提前做了手术,在医院静养了20多天。等身体稍稍恢复后,便和妻子一起参加了6月30日这天的献血活动。也正因为这个,他们的义举被细心的站长周长杰发现。
由于药物作用,他的体重急骤下降,在住院期间,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瘦了将近10公斤。他笑言,这下不用专门去减肥了。
一次友情出车,毅然加入“义工协会”一干就是14年
时光追溯到十几年前。2007年的一个周末,一朋友找他借车,要去趟乡镇给村里的孤儿送礼物。当时他刚好有空,就开车一同前往。
在一个因车祸失去双亲的孤儿家里,“平阴义工”给这个渴望关爱的孩子送去社会关爱和温暖时的画面使他久久不能平静。正巧那天他的妻子下班回来有急事找他,却见他不在家,电话那头说却说一时半会儿回不去,她有些发火。丁保祥当时也没做过多解释,回来后,当丁保祥把他拍摄的照片一张张展示给妻子时,她沉默了。见妻子不语,丁保祥知道她也受到了感染,于是当天他就找到平阴义工的负责人,积极要求加入这个爱心组织。这一“入伙”就是13年。13年中,他利用周末参加了义工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我和丁保祥虽然不是每次活动都有接触,但在我印象中,他总是能够随叫随到,特别热心!”对此,协会秘书长孙明印象最为深刻。
走访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理发、送温暖、过节日;看望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儿,为他们做心理疏导以及各类讲座,陪孩子们共度“六一”儿童节;病情期间在防守薄弱的地方日夜值班等活动,总少不了丁保祥的身影。这些年来,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义务出过多少次车,在义工协会临时捐过多少次款,由于活动过于频繁,他也懒得一一向妻子解释,妻子也从来不过问。因为,她知道,默默地支持就是丈夫将义工做下去的最大动力。在妻子心目中,丈夫出去做得都是正事,她一百个放心。
一次同园散步,他成了“朝阳救援队”的首批队员
2015年的一天清晨,他和县户外运动协会的队友周长朋结伴在玛钢公园散步。他俩边走边聊,话题自然转到了昨日公园发生的溺水事件。周长朋异常沉重地说道,一人溺水,全家失亲,这对家人是多么大的创伤?!如果我们把有能力的人组织起来,自发成立一支救援队伍,来阻止这种悲剧的重演,那该是件多有功德的事。丁保祥立刻应道,如果成立队伍,我第一个报名参加!
说干就干。第二天,周长朋就拉了他和县户外运动协会几位有游泳教练证和溺水救援证的队友一起组成了一支“朝阳救援队”。当初,只有教育、卫生、交通、住建等系统内的热心之士参加,两年之后迅速发展到200多人,现已达390余人的规模。
救援队成立后第一次搜救溺水人员丁保祥就积极参与到了其中。那次,救援队得知,有位在玛钢公园陪孩子玩耍的家长为了追赶被风吹入深水区的游泳圈,而不幸溺水身亡。救援队十六七队友整整忙了一个晚上,终于打捞出了死者的尸体。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4点左右,救援队接到消息,外地一水泥罐车跌落在了玛钢公园北侧的鱼塘里,他们急忙赶赴现场,经过紧急救援,成功救出一人。等他们把人和车全部拖上岸,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
据不完全统计,自玛钢公园开放以来,先后在此溺水身亡的人数多达十几个。为阻止悲剧多重上演,救援队决定将队部设在玛钢公园。队员轮流在园内巡逻,劝阻在水边玩耍的儿童并联系其家长,耐心劝服,让孩子远离危险区域。经过救援队的不懈努力,2018年以后,玛钢公园再未出现一起溺水事件。
救援队接到的任务多是突发性的,时间极不确定,甚至是夜间多于白天。有一年的大年二十三,东阿县一小伙子开车外出时突然失踪,家人第二天才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和通信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判定,出事地点应在南水北调水渠孔集桥处。夜里2点多,救援队接到任务后立即通知附近队员赶赴现场救援。但渠水深深,线路长长,无处找寻。在搜救了一两天后死者家人包括公安人员都想放弃时,救援中心却还在继续搜救,一周后终于找到了沉入水底的人和车。丁保祥说,这些年,他参与的黄河溺亡人员及溺亡学生搜救、深夜人员走失搜救和山林搜救等各种活动不计其数,每次出车、加油包括在外吃饭等全部自费,从未向工作单位提起过,也从未跟救援队的负责人提过任何要求。丁保祥说,义工嘛,就意味着奉献。每当搜救成功,看到被救援对象投来感激的目光时,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这是花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
毕竟岁月不饶人,今年52岁的丁保祥头发几乎全白。他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近两年他已由原来前线冲锋的“一线队员”转身为坐阵指挥的“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人员、物资和信息调度工作。近些年,由于部分中小学生出现多起暑期溺水事件,学校急需开展防溺水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但这方面的人才在救援中心只有一个。为改变这种现状,丁保祥一边联系教员一边物色学员,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为救援队培养出了4名合格的讲解员,极大满足了学校宣传工作需求。
“聊天”即将结束时,丁保祥发自肺腑的一番话让我沉思良久,他说,无论是献血还是作义工,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参与。因为简单,所以快乐;因为付出,感受崇高。没有其它私心杂念甚至功利心,不然,也不会常年坚持。
“丁保祥人非常仗义豪爽,老诚沉稳,比较服众,也是一位非常有组织力和号召力的带头老大哥。我知道他平时很忙,但在我们救援队,他的出勤率还是处于中上游水平,而且为公常不计私利,经常自己掏钱购买救援设备,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救援队队长周长朋说,我们队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稳定。
平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