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济南市历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探索建立“兵校长”制度,让退役军人走进校园,来到孩子们身边,讲授党史、军史,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知识教育,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得到学校和学生们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一、以“闯”的态度,严选名师,拿出兵校长的锐气
历下区现有退役军人4万余人,其中76%是党员,在常态化联系中,历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挖掘整理英雄老兵的成长历程,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从中优中选优、强中推强,选出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素质过硬的老兵,推荐担任“兵校长”,走进幼儿园、中小学,为孩子们讲述战斗历史和红色故事,用红色基因引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真正实现爱党爱国从娃娃抓起。
二、以“创”的劲头,翻新花样,扛起兵校长的担当
历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与辖区内学校沟通,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每逢重要时间节点,如春节、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引导兵校长创新教育形式,利用红色宣讲、应急急救、党史军史教育等多种模式提升孩子们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参与度。2023年9月26日,在历下区双拥公园举办的烈士纪念日活动中,由兵校长带队历下区解放路第二小学的孩子们,现场朗诵《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红色血脉在朗朗童声中赓续,爱国力量在孩子们心中澎湃迸发。
三、以“干”的精神,宣传引导,发挥兵校长的优势
为了更广泛地发挥兵校长优势,历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真抓实干,邀请抗美援朝老前辈、对越自卫还击战老兵组建红色宣讲团,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宣讲战斗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其中,李子福、张东仓等12名参战功臣被历下区解放路第二小学、燕山小学、文东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用实际行动打造高水平思政课,在孩子心中埋下爱党爱国的种子。历下区退役军人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验做法,2023年以来先后在中组部《中国组织人事报》、《半月谈》、“共产党员网”刊发,中宣部《党建网》、济南市委组织部“济南组工”、山东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济南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历下区委组织部“历下先锋”、历下区委改革办“历下改革”分别予以转发,引发社会群众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