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MB28508779/2025-00171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25-07-16 发布日期: 2025-07-16
  • 发布机构: 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标题: @军创企业,惠企资金政策包+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助力
  • 发文字号:
@军创企业,惠企资金政策包+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助力
信息来源:天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济南市天桥区作为山东省省会核心城区,创新构建“村社就业圈+创业服务链+互惠双赢局”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累计打造50多万平方米就业创业基地,扶持军创企业70多家,带动3500余名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帮助2200名社会人员实现就业,经验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推广。

构建“家门口”就业生态圈

以基层治理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村办企业示范引领+兵支书雁阵带动+公益岗位兜底保障”三级就业网络,培育特色项目,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造“就业不出村、服务在身边”模式,实现退役军人家门口就业全覆盖。

村办企业示范引领。依托黄台企业集团、泺口服装城、富莱花卉市场等6家辖区企业,开发村居办事员、物流管理、市场运营等120余个特色岗位。推行“底薪+绩效+社保”的薪酬保障机制,让退役军人就业更有底气。创新建立“企业+村集体+退役军人”三方协议机制,在山东通信城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基地”,形成“村企联动、双向输送”的良性就业格局。

兵支书雁阵带动。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选拔33名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退役军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17人进入村“两委”班子。黄桥社区女“兵支书”宋玉环创建“公益+效益”嵌入式服务综合体,为社区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区退役军人搭建了更好的就业平台。在她的带领下,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4000万元,打造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社区”。

公益岗位兜底保障。创新“网格+公益岗”就业模式,在全区152个社区、745个基础网格中设置网格员、消防协管员等1500个专项公益岗位。泺口街道将退役士兵公益岗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开发联防队员、社区工作者等岗位,实施“定岗定员+动态调整”管理机制,确保岗位与退役军人专长精准匹配。

打造全周期创业服务链

以数字赋能和金融创新为双引擎,构建“政策精准滴灌+金融‘活水’赋能+人才培育提质”全链条创业生态,培育七兵堂国际安保集团等龙头企业,激发退役军人创业活力。

政策精准滴灌。积极对接行政审批局获取企业信息,通过精准筛选、网络查询、实地查看、跟踪回访,形成了军创库,夯实动态管理根基。建立“政策包+服务包”双轨机制,梳理优惠政策宣传册,涵盖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场地补贴等23项政策。开展“送政策进商圈”活动,累计走访企业700余家,了解经营现状、存在困难,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提供全流程服务。创新“退役士兵报到一件事”服务模式,将创业扶持政策解读纳入欢迎仪式必讲内容。

金融“活水”赋能。向全区380家军创企业推送惠企资金政策包,开通资质审核、贷款审批的“绿色通道”,累计帮助解决融资、用工等难题百余个。近年来,共发放自主就业金600余万元,发放就业创业贴息贷款上百笔近5000万元。山东御龙特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获得贷款后,组建了退役军人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参与各类安全事件的处置100余次、社会化安防巡逻150余次,被评为“成绩突出集体”,带动160名退役军人就业。

人才培育提质。构建“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业实训”三位一体培养体系:鼓励退役士兵报考高职院校,102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升本科,131人办理复学;与山东交通学院、蓝翔技校等多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举办适应性培训等9场次,培训达650余人;顺应数字化趋势,引入专业师资提供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电商直播等课程,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新型互联网人才。

构建就业创业良性互动格局

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反哺创业”为核心,构建“项目孵化—技能提升—价值转化”闭环生态,打造“企业得人才、军人展才华”的互利共赢生态,实现退役军人价值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创业项目精准孵化带动就业增长。建立“分级筛选—多维赋能—动态管理”孵化机制,重点孵化现代服务业、智慧农业等退役军人擅长领域项目,帮助协调孵化基地租金优惠、最高 500 万元贴息贷款及“企业家+政策顾问”双导师对接,开展“一对一”项目诊断,累计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项目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等服务90余次。

就业能力系统提升促进创业转化。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服务保障”,形成“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支持”的良性发展格局,打通“就业积累—能力跃升—创业突破”通道。在山东巨星职业培训学校等机构设置“创业观察岗”,对表现优秀的就业人员提供最高30万元创业贷款资格、市场资源对接,将就业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创业动能,把能力提升的成果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就业人员无忧创业。

就业创业形成互惠双赢闭环。建立覆盖全区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动态数据库,通过“社区初筛、街道复筛、区级评审”三筛三评机制,精准识别创业潜能人才。目前入库人才已达1200人,其中就业转创业者有78人。创业成功人员优先担任企业导师,形成“经验积累—规模扩张—岗位反哺”循环。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